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补充或者修 改水土保持方案,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一)工程扰动新涉及水土流失预防区或者治理区的;
(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或者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增加 30%以上的;
(三)线型工程山区、丘陵区部分线路横向位移超过 300 米的长度累计达到该部分线路
长度 30%以上的;
(四)表土剥离量或者植物措施总面积减少 30%以上的;
(五)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水土保持功能显著降低或者丧失
的。
因工程扰动范围减少,相应表土剥离和植物措施数量减少的,不需要补充或者修改水土
保持方案。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生产建设单位或者运行管理单位 应当依法防治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确保水土 保持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县级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加强水土
保持方案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互联网+监管”等手 段,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或者不满足验收标准和条件而通过验收的,视同为水土保持 设施验收不合格。 县级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监管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 联、案件通报移送等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 诉讼协作机制,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监管和监督检查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水行政 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应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立项,且征占地面积在五十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五十万立方米以上的开发建设 项目或者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立项, 征占地面积不足五十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五十万立方米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书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地方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 主管部门审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跨地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项目单位严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设计、施工。项目 工程竣工验收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项 目工程不得投产使用。
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
*条 为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水利部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变更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变更管理可参照执 行。